首页 搜索 会员中心 注册 贷款 电子地图 注销
房产资讯
新房速递
二手房
房屋租赁
家居装潢
房产人才
房产社区
位置: >>  >>  >> 新闻正文
不动产房地产税试行在即

http://www.cqfcw.com/news/2004/ 2005-3-23 18:31:01 其它新闻网打印】 【关闭
省的派出机构,若最后真能实现三级设置,则还应有相应层级的立法程序来保障和监督。

  贾康建议,不动产税征收首先可考虑内外资并轨,然后考虑城乡并轨,相应的配套举措可允许地方政府试点;进一步推进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完善财产登记制度;完善和细化财产保障法律体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谢伏瞻提出,不动产税的征收需要一定的基础条件,一是详实的不动产登记资料;二是用科学的方法对房地产进行低成本估价;三是政府的税收征管能力。

  谢伏瞻表示,如何确定房地产税的税基,如何确定合适的税率,不动产税和其他税种之间的关系,开征不动产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等,都要精心设计和试点。

  许善达强调,改革不能局限于这种税怎么收,而是要把预算外运行的财政逐步纳入预算内管理,调节预算内、外差额分配关系,以此为契机推进公共财政体系的完善。

  房产泡沫抑制效应未明

  正税、明租、清费显然是针对房地产整体的税费改革,而不动产税的征收,可以清理针对房地产的各种繁杂的收费,将房地产方面的收入纳入预算内规范管理,遏制房地产的投机与腐败行为。同时,通过调整占有、交易环节的偏轻税状,增加稳定的收入来源。

  虽然有关负责人明确了先从经营性不动产开始,但最终将覆盖至非经营性不动产,包括个人住宅。一方面,土地出让金改为分年收取,同时可能降低投资阶段偏重的税赋;另一方面,个人不动产将开始征税,并有可能调整占有、交易阶段的税率,这样岂非房地产开发商负担减轻而个人消费者负担加重?而目前国内房价节节攀升,年均涨幅甚至超过了20%,在这种情况下若开征不动产税,对房地产业的长远发展可能带来怎样的影响?

  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许善达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举本意并不是通过增加税种而加重税负,而是要将一些繁杂的税费进行统一规范。同时,正是由于税费及土地批租的不规范,增加了许多隐性成本,房地产开发商也因这种非规范渠道的差额获取了更高利润,明确规范的征税后,相应成本反而可能下降,起码增加了透明度,更有利于消费者监督。

  许善达表示,现在房价攀升不容忽视,但金融调控手段可能较税收更直接有效。记者追问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易纲今年是否可能出台新的调控措施,是否可能进一步加息?易纲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央行对此非常关注。

  重庆大学环境学院董黎明教授在会上亦提问说,目前国内居民收入与房价比远高于西方国家,有的甚至超过10倍不止,百姓购房压力沉重,房地产税的开征是否会加重这种负担?

  贾康回答说,房地产税初始阶段可能不涉及个人住房,条件成熟时再覆盖非经营性住房,并且可能分阶段、分区域区别对待。

  征地制度酝酿改革

  土地制度与房地产发展及城市化进程息息相关,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副司长冷宏志认为,目前的税收政策对“有利于土地的集约与合理利用”政策支持不够甚至相背离。

  他指出,目前中国的土地利用存在人均土地资源紧张;建设用地需求量大;土地利用方式粗放;土地利用市场化程度低等特点。目前行政划归用地仍占70%,有偿协议用地占30%,而完全市场化的商住用地又仅占有偿用地的30%,土地供应方式非市场化程度仍然很高。

  冷宏志说,远期目标是解决深层次的土地利用机制矛盾,建立符合国情和市场要求的土地利用机制;近期目标是进一步深化征地制度改革,规范国有建设用地市场,加强土地财产权保障等。

  去年10月,国务院下发了28号文件,要求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要有偿使用;工业用地要招拍化。今年上半年,这方面的指导性政策将出台。

  冷宏志透露,严格界定公共利益原则下,符合规定依法取得的土地将可以直接入市,包括明确了农民土地所有权的土地也可以直接入市等。

  对于不动产税的征收,冷宏志强调,无论采取什么财税政策,必须以有利于土地的集约与合理利用为前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经部副部长隆国强对记者透露,年中将选择一个地级市为试点,全面摸清登记该市的公、私不动产,构建数字化城市模型,试点结果最终报送国务院作为决策参考,最后的政策出台可能还要一段时间。

  相关阅读:

  不动产征税胎动 我国房地产税征收试行在即

  2月26日,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财政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银行部分高层齐聚国务院新闻办,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历时一年完成的《中国房地产税收政策研究》报告展开研讨,意在就即将启动的“中国房地产税费改革”方案达成一致

此新闻共有31 2 3

页面功能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编辑: 作者:http://www.cqfcw.com


·相关链接








  • 共有评论查看评论
    姓名:
    新闻大搜索
    ■最新更新
    ■推荐新闻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合作伙伴 - 帮助中心 - 网站联盟 - 联系我们 - 重庆人 - 重庆信息港
     

    copyright © 2003-2004 cqfcw.com Limited,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辽ICP证B-2-4-20040092号
    版权所有 重庆房产网